用最有趣的結構式拖拉破解拖延症,就從不拖延方程式下手

用最有趣的結構式拖拉破解拖延症,就從不拖延方程式下手

【推薦本文原因】


睡前總是把隔天的行程排得密密麻麻,希望可以讓自己變得忙碌,但隔天睡前才發現,自己拖延症發作,什麼事都沒有完成或只有完成一點,總是讓人懊悔不已,甚至討厭自己。今日除了要介紹大家不拖延方程式,讓你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拖延以外,還要用Ted Talk上高達千萬點閱率的演講介紹結構式拖拉,讓你用最有趣的方式破解拖延症。

時間規劃全系列目錄
(手機版可右滑看更多目錄文章)

【時間管理法】

【效率提升】


什麼是不拖延方程式?

其實我們可以把拖延看成是「動機」,沒有動機當然就會讓時間流逝,拖延就這樣找上門。在不拖延方程式中有4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影響做事效率的四大因素,可以藉著這四個因素來檢視自己。

  • 期望:你評估可以成功的機率有多高?
  • 價值:做執行時,你享受這件事情的程度。
  • 衝動:因為眼前的享受而放棄了目標(是關係最大的一項)。
  • 延遲:這個任務的時限,通常會對越近期的事越具體。

什麼是不拖延方程式?
也就是說,當我們對工作回報的期望很低、感受不到工作的價值、或是抗拒不了衝動的誘惑,就會拖延。其實許多拖延者也會為了任務作準備、規劃,但是卻因為執行力很低、容易分心,也沒有可以忽略眼前誘惑的決心而導致了拖延。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問題點了,接下來,就來看看最有趣的結構式拖拉。
 
 

結構式拖拉

結構式拖拉
圖片來源: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有許多方法都提出該如何解決拖延症,像是把大事情分解成小事情,但是很多時候就是連小事情都無法完成;或是有些人會一天只列一件重要任務,但一坐到桌前還是會忍不住東摸西摸,到最後連一件事都沒辦法完成。結構式拖拉由Tony Robbins提出,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承認自己就是非常會拖延,不要覺得喊個口號、換個方法就能解決,我們要利用自己的拖延來欺騙自己。
方法一:清單第一項是關鍵
這跟平常在列的清單絕對不一樣,重點在於清單的第一項,要寫下看起來好像有截止日期,但其實沒有的;以及看起來超級重要,但仔細想想也還好的任務。以影片為例,講者把一篇哲學書籍的書評列在第一項,因為不想寫冗長又沒有太多意義的書評,他開始做清單上的其他任務,最後雖然書評在11個月後才寫好,但是,在這之間他的效率超驚人,因為他拖延了某些事情,但仍然完成了其他有意義的事。
方法二:列「雞毛蒜皮清單」
其實許多拖延症患者一旦開始工作之後,就會沉浸在成就感當中停不下來,那要如何讓成就感逼著我們工作呢?列出「雞毛蒜皮清單」就可以了!清單上可以寫:起床、按掉鬧鐘、上廁所、洗臉、刷牙……把這些已經完成的事爽快的劃掉,這個劃掉的成就感會帶著我們去做比較艱難的任務。
方法三:任務檢傷分類
許多人會拖延是因為害怕做出的成品無法完成自己的期待,害怕自己的完美主義發作使得功虧一簣,這時候,就需要為待辦事項做「任務檢傷分類」。例如,如果要做一份履歷,多數人都會遲遲無法下手,因為這是超重要任務等級,趕快找到清單內不那麼重要的任務,像是體育課、軍訓課報告這種可以做好,不用做到最好的任務去做,讓自己進入工作狀態。
方法四:慎選上網、滑手機時間
網路對於我們的誘惑太大,常常覺得沒有上網多久,時間卻流失了一大塊,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煩惱。那就要慎選上網的時間,我們可以在有重要的約前再上網,像是約了朋友半個小時後要見面,那就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痛快地滑手機,讓後面那個重要的事情約束你的行為。
 
看更多>>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上)? | 啾來聊聊2015 第13集 | 啾啾鞋
 
本文為今日自產精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抄、複製及建立圖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今日申請獲得授權。圖片來源:unsplash
編/Kimmy


今日Summary


今日的結構式拖拉跟以往的你看過處理拖延症的方法是不是很不一樣啊!重點就是要承認自己的拖延症,並且騙過它就能獲得更好的效率、跟拖延症和平共處。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先理解自己的問題點在哪裡,才可以對症下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不然也只會徒勞無功喔!
 

<為您推薦>

 


今日訊息的IG
上會有更多相關知識懶人包,立即追蹤不錯過任何成長機會!

想持續接收到最精華的文章,可按這裡加入 今日的LINE

訂閱今日電子報

追蹤今日訊息